股票每股收益(Earnings Per Share, EPS)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其计算方法如下:
一、基本计算公式
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为:
$$
\text{基本每股收益} = \frac{\text{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text{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
其中: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需从总净利润中扣除优先股股利后的金额;
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需根据股票发行时间、回购时间等因素计算加权平均数。
二、分步计算说明
净利润调整
净利润需扣除优先股股利:
$$
\text{调整后净利润} = \text{当期净利润} - \text{优先股股利}
$$
股数加权平均

计算公式为:
$$
\text{加权平均股数} = \text{期初发行股数} + \frac{\text{新发行股数} \times \text{已发行时间}}{\text{报告期时间}} - \frac{\text{回购股数} \times \text{已回购时间}}{\text{报告期时间}}
$$
其中:
- 新发行股数:报告期内的新发行股份;
- 回购股数:报告期内的回购股份数量
三、示例计算
假设某公司:
当期净利润为5000万元;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500万股;
优先股股利为500万元;
报告期内无新发行或回购股票。
则基本每股收益为:
$$
\text{基本每股收益} = \frac{5000 - 500}{2500} = 1.8 \text{元/股}
$$
四、注意事项
非经常性损益:
需扣除非经常性项目(如资产处置收益、政府补助等)对净利润的影响;
时点选择:
计算时需明确会计期间,避免跨期调整;
局限性:
EPS需结合市盈率等指标综合分析,单指标无法完全反映公司价值。
通过以上步骤,可准确计算出股票的基本每股收益,为投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