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诈骗的处罚根据诈骗金额、情节严重程度及犯罪后果综合判定,具体标准如下:
一、基本量刑标准
数额较大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至1万元以上的,认定为“数额较大”;
-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
价值3万元至50万元以上的,认定为“数额巨大”;
- 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
价值50万元以上的,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 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二、从重处罚情形
若诈骗行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可酌情从重处罚:
通过短信、电话或互联网等手段诈骗不特定多数人;
诈骗救灾、扶贫等特定款物;
诈骗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
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
三、其他考量因素
退赃退赔: 若犯罪后全部退赃退赔,可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 单位犯罪
四、法律依据
股票诈骗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及第一百九十七条(有价证券诈骗罪)进行处罚,具体条款如下:
基本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者,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加重情节: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者,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特别严重情节:数额特别巨大或致人重伤、死亡者,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五、注意事项
诈骗金额的认定需结合具体司法实践中的价值评估标准;
实际判决可能因案件细节(如认罪悔罪态度、犯罪手段等)有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