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的种植方法和技术可分为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品种选择
品种特性:
选择浅休眠期、抗病性强、丰产性高的品种,如丰香、春香、明宝等。
外观品质:
优先选用无病害、叶片厚实、根系发达的植株。
二、土壤准备
土壤选择:
选择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或半粘性土,避免重茬种植西红柿等酸性土壤。
底肥施用:
定植前施足有机肥(如腐熟有机肥2000kg/667m²)和复合肥,配合微生物菌肥。
土壤改良:
深翻土壤30-40cm,埋入厩杂肥和复合肥,覆盖黑色地膜保湿。
三、育苗与移栽
育苗管理:
8-9月培育新苗,保持温度25-28℃,遮阳网控制光照,每日喷壶保湿。
移栽技术:
浅不露根、深不埋心,株距15-20cm,每行2株,覆盖遮阳网降温。
壮苗筛选:
移栽后7天缓苗期结束再浇水,剔除弱苗病株。
四、生长管理
环境调控:
- 日间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不低于12℃;果实期降至23℃左右。
- 湿度管理:覆盖地膜时保持90-100%湿度,防止病害。
水肥管理:
- 定根水浇透后停水,缓苗期追肥,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
- 每亩种植10000-12000株,株距20cm。
密度调整:
- 健壮苗稀疏种植,弱苗密集管理,避免过度拥挤。
五、病虫害防治
预防措施:
保持通风,控制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综合防治:
- 定期喷洒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防治蛴螬、炭疽病等。
- 发现害虫及时喷施无残留农药,避免化学残留。
六、采收与储存
采收标准:
果实完全成熟时采收,避免过早或过晚影响品质。
储存方法:
采收后及时晾干,低温冷藏保存,减少损耗。
七、设施管理
遮阳降温:
夏季高温时拆除两侧围膜通风降温。
保温防寒:
冬季最低温5℃时覆盖稻草或纸被保温。
膜材维护:
定期检查地膜完整性,破损处及时修补。
通过以上环节的科学管理,可有效提升大棚草莓的产量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