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诈骗团伙的定罪需根据具体行为、数额及情节综合判断,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以下是关键要点:
一、定罪依据
行为性质 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利用股票交易、发行证券等手段,非法获取他人财物,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数额标准
- 数额较大: 通常以500万元为起点; - 数额巨大
- 数额特别巨大:可能涉及亿元级别。
二、量刑标准
根据诈骗数额及情节严重性,分为以下三个档次:
数额较大 -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 若涉及单位犯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对直接责任人员同样适用。
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
- 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严重情节包括:诈骗金额巨大、多次诈骗、拒不退赃等。
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 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 特别严重情节包括:诈骗金额特别巨大、致人重伤或死亡、危害金融秩序等。
三、特殊情形
单位犯罪: 对单位判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标准处罚; 从重处罚情形
不起诉或免刑:若犯罪情节轻微、退赃退赔,可免予刑事处罚。
四、其他考量因素
主观恶性:明知使用伪造文件或虚构事实仍实施诈骗,与过失行为有本质区别;
获利情况:诈骗所得是否用于非法活动(如集资诈骗需从重处罚)。
五、证据要求
需通过金融交易记录、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多方面证据,证明行为人的诈骗行为及数额。
综上,股票诈骗团伙的定罪需结合具体诈骗金额、情节及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综合判断,数额巨大者可能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