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补仓的算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常见方法,结合了不同的成本计算策略和风险控制思路:
一、基础计算方法
加权平均法 计算补仓后的平均成本:
$$\text{补仓后平均成本} = \frac{\sum (\text{原成本价} \times \text{原股数}) + \text{补仓成本价} \times \text{补仓股数}}{\text{原股数} + \text{补仓股数}}$$
例如:
- 初始买入100股,成本10元/股,总成本1000元;
- 补仓200股,成本8元/股,总成本1600元;
- 补仓后平均成本 = (1000 + 1600) / (100 + 200) = 9.33元/股。
固定金额补仓法
每次投入固定金额,计算应购股数:
$$\text{应购股数} = \frac{\text{固定金额}}{\text{当前股价}}$$
例如:
- 固定投入1000元,当前股价50元/股,则购买20股。
百分比补仓法
以原持仓价值的一定比例补仓:
$$\text{补仓金额} = \text{原持仓价值} \times \text{百分比}$$
然后按当前股价计算股数:
$$\text{应购股数} = \frac{\text{补仓金额}}{\text{当前股价}}$$

例如:
- 原持仓价值5000元,按5%补仓,则补仓金额250元,购买5股(假设股价50元/股)。
二、进阶策略
金字塔补仓法
股价下跌时逐步增加补仓数量:
- 第一次下跌10%补仓100股;
- 第二次下跌20%补仓200股;
- 以此类推,降低平均成本。
等额补仓法
每次补仓投入相同金额:
$$\text{补仓股数} = \frac{\text{固定金额}}{\text{当前股价}}$$
例如:
- 每次投入10000元,股价从10元降至6元时,补仓1667股(取整)。
按比例补仓法
根据股价下跌幅度补仓:
- 下跌10%补仓20%资金;
- 下跌20%补仓40%资金;
- 例如:
- 初始10000元,股价10元时补仓2000元(20%);
- 下跌至8元时补仓4000元(40%)。
三、注意事项
交易费用:
需在总成本中扣除手续费,例如:
$$\text{总成本} = \sum (\text{买入价} \times \text{股数}) + \frac{\text{交易费用}}{\text{总股数}}$$
风险控制:
- 避免频繁补仓导致资金流动性紧张;
- 设定止损点,控制单次补仓损失。
策略选择:
- 短期回调适合按比例补仓;
- 长期投资建议基于平均成本的补仓法。
四、示例综合计算
假设投资者以10元/股买入100股,总成本1000元;
补仓时股价8元,补仓50股,总成本400元;
补仓后平均成本 = (1000 + 400) / (100 + 50) = 8元/股。若补仓后股价进一步下跌至6元,补仓100股,总成本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