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技术指标与统计图类型
移动平均线(MA) - 通过计算N日收盘价的平均值,平滑价格波动,判断趋势方向。当股价在MA上方波动时,通常为上涨趋势;反之则下跌。
- 通达信公式:`MA(CLOSE,N)=REF(SMA(CLOSE,N),1)`(N为周期天数)。
MACD(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
- 通过两条移动平均线的差值判断趋势强度和转折点,常用于确认趋势的可靠性。
相对强弱指数(RSI)
- 衡量股票超买超卖状态,通常用于判断短期买卖信号。RSI高于70可能超买,低于30可能超卖。
涨停板数量与比例
- 统计每日涨停股票数量及占比,反映市场热点和资金流向。连续多日涨停或涨停比例高的股票可能具潜力。
二、统计图在选股中的应用
K线图
- 展示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通过形态(阳线/阴线、十字星等)判断多空力量对比。
成交量柱状图
- 结合价格走势分析资金流向,上涨伴随放量为积极信号,下跌伴随缩量可能预示趋势减弱。
折线图
- 连接收盘价观察长期趋势,判断是否处于上升/下降通道。
三、综合选股策略
趋势跟踪策略
- 结合移动平均线与MACD,当两者同向时确认趋势,再结合涨停板数量增强信号。
热点板块筛选
- 通过涨停板数量统计图发现行业热点,如连续多日多只股票涨停集中在某板块。
风险控制
- 结合基本面分析(如财务数据、行业前景)与技术指标,设置止损点(如RSI超买后回调)。
四、注意事项
指标验证: 单一指标可能出现钝化,需结合多个指标(如MA与RSI交叉)提高判断准确性。 周期选择
市场环境: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可能影响指标有效性,需关注实时新闻与数据更新。
通过以上方法,可系统化利用统计图辅助选股,但需持续学习与实践,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调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