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股股票盈利(简称“每股收益”)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其计算方法及要点如下:
一、基本计算公式
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为:
$$
\text{基本每股收益} = \frac{\text{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text{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
净利润:需扣除优先股股息等特殊项目后的纯利润;
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需考虑普通股发行和回购的时间权重。
二、稀释每股收益

当公司存在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等潜在普通股时,需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
\text{稀释每股收益} = \frac{\text{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 + \text{潜在普通股增加的净利润}}{\text{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 \text{潜在普通股转换为普通股增加的股数}}
$$
潜在普通股增加的净利润:指假设这些证券全部转换为普通股后所增加的净利润。
三、示例计算
某公司2025年净利润为1.2亿元,发行在外普通股5000万股,当年无优先股,无新增普通股发行或回购:
$$
\text{基本每股收益} = \frac{12000万}{5000万} = 2.4 \text{元/股}
$$
若公司当年分配5000万元现金股息:
$$
\text{每股股息} = \frac{5000万}{5000万} = 1 \text{元/股}
$$
四、注意事项
净利润口径:
需为税后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股数计算:
发行在外普通股需按加权平均数计算,反映股权结构变动对盈利的影响;
其他指标补充:
可结合股息率(股息/股价)评估投资价值。
通过以上方法,投资者可量化分析公司盈利能力及股票的投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