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股票的定价方式需根据拍卖类型和场景确定,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司法拍卖定价方式
市场价法 通过拍卖前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价确定起拍价和保留价,适用于上市公司股票。例如:
- 成都银行案例中,法院以拍卖日前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价为基础确定保留价;
- 万达电影案例中,起拍价设定为开拍前30个交易日的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价(MA20×股数)。
折价拍卖
若拍卖时股价上涨,为保护其他股东利益,通常按市场价折算后拍卖。例如,第一大股东股权拍卖时,法院可能以拍卖前股价的7-8折作为起拍价。
二、股票发行定价方式
固定价格定价
由发行方与承销商协商确定固定发行价,常见于新兴市场。
拍卖价格定价
通过投资者竞拍确定发行价,承销商根据竞拍结果调整发行价格。
累计投标价格定价
根据市场供需动态调整发行价格和数量。
混合价格定价
结合多种定价方式,灵活调整。
三、其他定价参考方法
市场比较法: 参考类似公司股票价格,但需注意股票特性差异; 估值模型
四、拍卖规则补充
流拍机制:一拍流拍后,二拍价格在一拍基础上降价10%-20%,三拍再降10%-20%;
保证金要求:如500万元保证金(需注意大额资金风险)。
总结
股票拍卖定价以市场价为核心,司法拍卖通常采用20个交易日均价或7折,发行拍卖则通过竞拍确定。实际操作中需结合市场波动、股东权益保护等因素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