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选股是技术分析中常用策略,通过识别价格突破关键阻力位或支撑位,并结合成交量等指标判断突破有效性,从而筛选潜在投资标的。以下是具体方法与要点:
一、突破形态与关键价位
历史高点/低点突破 当股价突破历史最高价或最低价时,通常伴随主力资金介入信号,可能预示趋势反转。
均线系统突破
- 向上突破: 股价突破长期均线(如50日均线)且伴随成交量放大,表明趋势加速。 - 向下突破
趋势线突破 以收盘价突破趋势线为有效信号,结合成交量验证。
形态突破
- 股价突破横向整理区间且伴随放量,降低假突破风险。 - 三角形/箱体突破平台整理后突破:
二、突破有效性判断
成交量配合 - 真突破需伴随明显放量(如突破时成交量是前期均值的2倍以上)。
- 假突破常伴随缩量或成交量不足。
价格行为验证
- 突破后需连续两天站上阻力位且涨幅≥3%,回调时未跌破支撑位。
- 强势有效突破可能直接涨停,无需回踩确认。
技术指标辅助
- RSI金叉或MACD红柱伴随突破,可增强信号可靠性。
三、选股公式示例
向上突破选股公式
$$\text{向上突破} = \text{CLOSE} > \text{REF(HIGH, N)} \quad \text{且} \quad \text{VOLUME} > \text{REF(VOLUME, M)}$$
其中N为压力线周期,M为成交量对比周期。
向下突破选股公式
$$\text{向下突破} = \text{CLOSE} < \text{REF(LOW, N)} \quad \text{且} \quad \text{其他指标符合条件(如MACD金叉)}$$。
四、注意事项
底部突破优先:
高位突破需结合大盘趋势和主力资金,底部突破成功率更高。
风险控制:
设置止损位(如突破后回踩支撑位),避免深度亏损。
综合分析:
结合基本面(如财务报表、行业前景)与技术分析,提高判断准确性。
通过以上方法,可有效筛选出具有突破潜力的股票,但需注意突破并非必然上涨,需结合市场环境与个股特性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