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采挖桫椤属于违法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具体分析如下:
一、法律定性
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 桫椤作为国家一级保护濒危植物,其采伐、毁坏行为明确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构成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
非法收购、运输、加工罪
若涉及收购、运输、加工桫椤及其制品,同样可能触犯该条款。
二、量刑标准
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 情节严重一般情节:
特别严重:如导致物种灭绝风险等极端情况,量刑会进一步加重。
三、相关后果
刑事处罚 2015年江西男子因非法采挖16株桫椤被判刑三年(缓刑四年),另有案例显示,非法采伐641株桫椤的犯罪行为可判处五年有期徒刑。
民事责任
除刑事处罚外,还需承担生态修复责任,如赔偿损失、缴纳生态修复金(如8000元)等。
四、特殊情形
“情节严重”的认定: 包括数量标准(如641株以上)、行为危害性(如导致栖息地破坏)等。 “情节特别严重”
总结
非法采挖桫椤不仅触犯刑法,还可能引发生态灾难。建议遵守法律法规,珍惜国家珍稀植物资源。若发现相关违法行为,应及时向林业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