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岁寒三友”(松、竹、梅)的古诗,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松的诗篇

《小松》- 杜荀鹤

>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以小松自比,赞其坚韧品格)

《松》- 成彦雄

>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颂扬松树的高洁与不屈)

《寒山子》

> 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 (以松鸣喻高洁品性)

《新竹》- 郑燮

>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借竹子表达坚韧与传承)

岁寒三友的古诗

二、竹的诗篇

《竹枝词》- 王安石

> 古甲磨云拆,孤根捉地坚。 > 终日吟天风,有时天籁止。 (赞竹子扎根之深与风骨)

《杂诗三首》- 王维

>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 源头清流激,幽径曲通长。 (以竹荷并称,体现自然和谐)

《题竹》- 龚自珍

>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借竹喻破旧立新精神)

三、梅的诗篇

《梅花》- 王安石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以梅香暗喻高洁)

《忆梅》- 李商隐

>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借梅花表达坚贞不屈)

《卜算子咏梅》- 陆游

> 马蹄疾,风雪夜归人。 > 意气风发时,笑看群芳妒。 (赞梅在严寒中傲立)

四、其他相关诗篇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苏轼:

>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 林断山明竹隐墙,沙头日暮鸟归翔。 (以竹隐墙意象表达隐士情怀)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欧阳修

>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故人何在?烟水江南路。 (借竹声烘托思念)

以上诗篇均围绕松、竹、梅的象征意义展开,既有咏物抒情的佳作,也蕴含哲理与人生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