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壤选择
基质配置 选择疏松透气、排水性好的基质,推荐松树皮、杉树皮、锯末屑、水苔、泥炭土或碎石混合配制,颗粒泥炭、松树皮和碎石按4:4:2比例混合效果更佳。
- 可添加少量腐叶土或有机肥(如饼肥水)增强养分。
消毒处理
移栽前对基质进行消毒,可用多菌灵或漂白粉浸泡24小时,防止病菌感染。
二、栽种方法
容器选择
选用底部有孔、口径较大的陶盆或玻璃盆,确保排水良好。
植株处理
- 选择健康、根系发达的石斛苗,剪掉过长的须根和枯枝,老根保留3厘米左右。
- 将植株连根栽入基质中,填土压实后浇透水。
三、光照与温度管理
光照条件
喜半阴环境,避免强光直射。春夏季遮光60%-70%,冬季适当增加光照至20%-30%。
- 可将植株放置在阳台、窗台或室内散射光充足的地方。
温度控制
生长适温15-30℃,冬季不低于5℃,昼夜温差建议15℃以上。
- 夏季高温时喷水降温或通风,冬季需防寒保暖。
四、水分管理
湿润环境
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期每周浇水1-2次,夏季每2-3天一次,冬季减少至10天一次。
- 避免积水,盆底铺碎石或木炭增强透气性。
特殊季节调整
- 秋冬季干养,减少浇水频率;冬季休眠期可暂停施肥。
五、施肥与繁殖
薄肥勤施
生长期每7-10天施一次腐熟饼肥水或复合肥,冬季休眠期可停止施肥。
- 可配合0.05%-0.1%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补充微量元素。
繁殖方法
- 分株繁殖: 春秋两季选择根系发达的植株,剪成4-5丛,每丛4-5枝,老根保留3厘米。 - 扦插繁殖
六、日常维护
清洁与通风
定期清理叶片灰尘,保持空气流通,防止病虫害。
- 发现病株及时隔离处理,保持环境湿润。
整形修剪
- 春季摘除过密芽苗,促进基部芽眼萌发。
- 新梢长到15-20厘米时摘心,增强茎秆粗度。
通过以上方法,家庭种植石斛可保持健康生长,建议根据环境条件灵活调整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