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种植技术可分为以下要点,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选地整地

土壤要求

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或壤土,沙质土壤更有利于根系呼吸。 避免选择黏重土壤或强酸性土壤,以免影响根系发育。

地块处理

深翻土壤20厘米以上,清除杂草和石块,施入基肥(如农家肥1000公斤或复合肥50公斤),并充分搅拌均匀。 高畦种植更佳,畦宽1.2-1.5米,作龟背形,四周开排水沟。

二、繁殖方法

块茎繁殖(主推)

- 材料选择:

采挖9-11月的块茎,选择带1-2个芽眼、无病虫害的个体。 - 种植技术:将块茎切分成小块,每块带芽,切口蘸草木灰消毒后栽种,株距10-15厘米,覆土3-5厘米。 - 管理要点如何种植白芨: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生长期间需中耕除草。

种子繁殖(较难)

需通过无菌播种或试管成苗,配合种植专用益生菌(如益富源EM菌液)提高发芽率。但种子细小且无胚乳,自然条件下成活率低。

三、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

每月2-3次,春季浅耕松土,夏季深锄培土,秋季清理枯萎株,防止杂草与白芨争夺养分。 重点除草期:4月苗出齐后、6月生长旺盛期、8-9月。

施肥管理

- 基肥:

种植前施入有机肥1000公斤或复合肥50公斤。 - 追肥:生长季每月追肥1次,秋季结合间种作物施磷肥促进块根膨大。 - 肥料类型:优先使用腐熟人畜粪尿或复合肥,配合益富源菌液可提高效果。

水分管理

喜湿润环境,需保持土壤湿润,但忌涝。夏季高温时早晚各浇一次水,雨后及时排水。

四、病害防治

常见病害

- 黑斑病:

用益富源种植EM菌液200-500倍稀释液喷洒。 - 烂根病:注意排水,必要时灌根杀菌。 - 虫害:防治地老虎、金针虫等,可用毒土或生物防治。

五、高收益种植建议

种植周期:3年收一次,每亩产5000斤以上。- 种植模式:适合半阴坡地或林下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可露地栽培。- 综合管理:采用分块茎繁殖结合追肥管理,结合间种作物可提高土地利用率。

通过以上技术要点,可有效提升白芨的成活率与产量,实现高利润种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