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种植需结合菌种培育与基质管理,以下是综合技术要点:
一、种植前准备
菌种与基质选择 - 蜜环菌:
需壳斗科、桦木科等树种(如栎树、白桦)培养,冬栽菌材提前2-3个月培养,春栽菌材需9-10个月培养。
- 基质:以透气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佳,pH值控制在5.5-6.5,可添加腐熟有机肥改良土壤。
树种处理 - 选择直径6-8cm、粗度1-3寸的树干,截成55-60cm长的段木,2-3面砍鱼鳞口,浸泡0.2-0.25%硝酸铵溶液8-10分钟,干燥至含水量20-25%,表面喷洒葡萄糖溶液至含水量24-28%。
播种准备
- 使用0代有性杂交天麻种(原种)效果最佳,播种前将种子浸泡0.1%多菌灵消毒10-15分钟,与湿润细沙混合。
二、种植方法
坑培法
- 挖深1.5尺坑,底铺树叶,分层摆放树棒(每根间隔3-4cm砍鱼鳞口),覆盖砂土至2-3寸厚,每层加入3-4段菌枝,覆土压实。
半坑培法
- 坑深1尺,培育层高出地面3寸成坟堡形,其余方法同坑培。
其他方法
- 堆培: 直接在地表堆放树棒培养,管理较简单。 - 箱培
三、管理要点
环境控制 - 保持土表以下温度13-25℃,冬季覆盖枝叶或稻草保暖,夏季避免高温。
水分管理
- 避免积水,土壤湿润即可,雨季需及时排水防涝。
施肥与病虫害防治
- 生长期追肥2-3次,使用腐熟农家肥或复合肥,配合灌根液。常见病害“火龙病”可通过撒石灰粉调节pH预防,虫害可用诱捕器或生物农药防治。
四、收获与后续
收获时间: 春栽天麻约1年可收获,冬栽需2-3年。 采挖
通过规范管理,天麻种植可实现高产且无污染,经济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