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种植需结合菌种培育与基质管理,以下是综合技术要点:

一、种植前准备

菌种与基质选择

- 蜜环菌:

需壳斗科、桦木科等树种(如栎树、白桦)培养,冬栽菌材提前2-3个月培养,春栽菌材需9-10个月培养。

- 基质:以透气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佳,pH值控制在5.5-6.5,可添加腐熟有机肥改良土壤。

树种处理

- 选择直径6-8cm、粗度1-3寸的树干,截成55-60cm长的段木,2-3面砍鱼鳞口,浸泡0.2-0.25%硝酸铵溶液8-10分钟,干燥至含水量20-25%,表面喷洒葡萄糖溶液至含水量24-28%。

播种准备

- 使用0代有性杂交天麻种(原种)效果最佳,播种前将种子浸泡0.1%多菌灵消毒10-15分钟,与湿润细沙混合。

二、种植方法

天麻怎样种植坑培法

- 挖深1.5尺坑,底铺树叶,分层摆放树棒(每根间隔3-4cm砍鱼鳞口),覆盖砂土至2-3寸厚,每层加入3-4段菌枝,覆土压实。

半坑培法

- 坑深1尺,培育层高出地面3寸成坟堡形,其余方法同坑培。

其他方法

- 堆培:

直接在地表堆放树棒培养,管理较简单。

- 箱培:室内操作,冬季需加温至18-20℃,方法同坑培。

三、管理要点

环境控制

- 保持土表以下温度13-25℃,冬季覆盖枝叶或稻草保暖,夏季避免高温。

水分管理

- 避免积水,土壤湿润即可,雨季需及时排水防涝。

施肥与病虫害防治

- 生长期追肥2-3次,使用腐熟农家肥或复合肥,配合灌根液。常见病害“火龙病”可通过撒石灰粉调节pH预防,虫害可用诱捕器或生物农药防治。

四、收获与后续

收获时间:

春栽天麻约1年可收获,冬栽需2-3年。

采挖:秋季采挖最佳,避免损伤根系,采后及时晾干或加工。

通过规范管理,天麻种植可实现高产且无污染,经济效益显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