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是古代中国对印度及其周边地区的统称,其范围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具体如下:

一、历史概念与地理范围

古代中国对印度的称呼

天竺最早见于《史记·大宛传》,当时称为“身毒”(印度河梵文Sindhu对音),是古代中国对印度次大陆的初步认知。

历史演变天竺是哪里

- 最早记载:

《史记》公元前138年记载“身毒国”。

- 名称变更:东汉班固《汉书》(公元前91年)延续使用“身毒”称呼,唐代玄奘取经后改为“印度”。

- 扩展范围:天竺在不同时期包含印度全境及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等周边国家。

二、现代关联地名的特殊说明

杭州灵隐寺天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灵隐寺南,是宋代设立的佛教圣地,与古代天竺国无直接关联。

三、总结

天竺作为历史概念,其核心指向是印度,但具体范围随历史发展从印度扩展至印度次大陆全境。若特指现代国家,则主要指印度,而其他南亚国家在历史上也曾被包含在天竺范畴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