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琼花(学名:*Viburnum opulus subsp. calvescens*)是忍冬科荚蒾属植物,具有以下特点:

一、植物学特征

分类地位

属于木犀科天目木属,是中国特有植物之一,原产浙江天目山区,现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形态特征

- 树形:

落叶灌木,高1-4米,树冠圆形或椭圆形,枝叶繁茂。 - 叶片:椭圆形,边缘有锯齿,深绿色,质地柔软,叶柄粗壮无毛。 - 天目琼花简介花序:复伞形聚伞花序,外围为白色大型不孕花,中央为乳白色可孕花,果期8-9月。 - 果实:近球形鲜红色,有臭味且经久不落。

花期与分布

花期5-6月,果期8-9月,喜光耐阴,适应性强,分布广泛于中国东北至长江流域,日本、朝鲜及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二、价值与用途

观赏价值

- 花开似雪,果赤如丹,树形优雅,是公园、道路及草坪的优良配植树种。 - 花期长,持续开放数周,兼具春赏与秋果景观。

药用价值

根、茎、叶、花均可入药,具有散寒、祛湿、清热、解毒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咳嗽等症状。

园林应用

适合孤植、丛植或片植,常用于行道树、景观墙、假山旁等,兼具生态与美学价值。

三、其他名称与混淆说明

闽南语称“琼花”,实际国语应为“昙花”。- 部分资料误将“鸡树条”与天目琼花混用,但两者为不同物种。

天目琼花凭借其独特的形态与多重价值,成为兼具生态功能与美学价值的观赏植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