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盆草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中草药,其核心作用及应用如下:
一、核心功效
利湿退黄 垂盆草善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常与茵陈、金钱草等配伍使用。
清热解毒
对咽喉肿痛、痈疖肿毒、热毒疮疡有显著效果,尤其适用于急性炎症和热毒壅盛证。
凉血止血
可用于血热出血症状,如咯血、吐血等,但需结合其他凉血药物使用。
二、主治病症
改善皮肤黄染、小便赤涩。 咽喉肿痛湿热黄疸:
痈疖肿毒:促进脓液排出,加速疮疡愈合。
腹泻痢疾:现代用于急慢性肠炎、痢疾。
肝损伤修复:对四氯化碳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三、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50-100g,或捣汁服用。
外用:捣敷、研末调搽或煎水湿敷,可治疗皮肤炎症、烫伤等。
四、现代研究
药理作用:含消旋甲基异石榴皮碱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炎、保肝、免疫抑制等作用。
五、注意事项
慎用人群:脾胃虚寒者慎用,可能加重腹泻。
食用建议:鲜品可凉拌或煮汤,但需确认无毒性。
(注:若需药用或长期服用,请咨询中医师调整剂量与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