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应付款是指企业除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等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各项应付、暂收款项。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核算范围
常见项目
包括应付短期租赁固定资产租金、应付低价值资产租赁租金、存入保证金(如押金、装修保证金)、应付承包风险抵押金、应付统筹退休金、职工未按期领取的工资等。
特殊场景
涉及企业非主营业务的款项,如应付租入包装物租金、代垫费用、应付统筹退休金等。
二、账务处理
增加登记
企业发生应付、暂收款项时,借记相关费用科目(如管理费用),贷记“其他应付款”。
支付结算
通过银行存款或现金支付时,借记“其他应付款”,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
余额核算
期末贷方余额表示应付未付款项,借方余额则需查明原因(如预收款项误记)。
三、管理要点
明细核算
按项目和对方单位(或个人)设置明细科目,便于及时结算和核对。
风险控制
- 定期清理长期挂账项目,分析异常余额原因,避免资金链风险。
- 警惕将不属于其他应付款的款项(如预收款项)误入科目。
税务合规
营业外收入(如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需计入利润并缴纳所得税,但增值税不计入。
四、审计重点
真实性审核
检查款项性质是否与核算内容一致,避免虚账操作。
完整性检查
结合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核查是否存在多科目挂账或异常余额。
时效性管理
超过3年未支付的应付款需在汇算清缴时纳税调增。
通过规范管理其他应付款,企业可有效维护财务健康,提升信用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