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仙花的知识科普,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基本信息

学名与分类

水仙属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学名为 *Narcissus tazetta subsp. chinensis*,是法国多花水仙的变种。

别称

中国水仙、雅蒜、天葱、金盏银台、玉玲珑等。

原产地与历史

原产意大利,唐代引入中国,现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栽培历史超千年。

二、形态特征

植株形态关于水仙花的知识科普

鳞茎卵球形,外披棕褐色皮膜,类似洋葱但全株有毒。 叶片狭长带状,长20-40厘米,宽8-15毫米,粉绿色。

花序与花瓣

伞形花序,4-8朵黄白色花朵,花瓣6片,末端呈鹅黄色。 花蕊被碗状保护罩包裹。

三、生长环境与习性

气候需求

喜温暖湿润环境,适宜温度12-20℃,耐半阴但需充足光照。 冬季可自存养分开花,被称为“植物界存钱罐”。

土壤与养护

以沙质土壤为佳,保持排水良好。水培时需定期换水(1-2天/次),土培则需疏松肥沃的冲积沙壤土。

四、文化意义与用途

象征与寓意

代表纯洁、吉祥、思念,常用于贺新年或表达美好祝愿。

实用价值

- 药用:

鳞茎捣烂可敷治痈肿,含石蒜碱等生物碱。 - 观赏与盆景:可雕刻成千姿百态的盆景,兼具艺术性。

五、安全注意事项

毒性防范:鳞茎含石蒜碱等有毒物质,误食会导致痉挛、瞳孔放大等,需避免儿童和宠物接触。- 养护禁忌:忌积水烂根,冬季需保持室温不低于5℃。

以上信息综合了植物学特征、栽培要点及文化内涵,涵盖水仙花的多个方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