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羞草(学名:*Mimosa pudica* Linn.)是一种具有独特生理反应的植物,以下是其综合介绍:

一、形态特征

植株形态

- 亚灌木状草本植物,高可达1米,茎圆柱状带分枝,覆盖散生刺毛和倒生刺毛。

- 根系为直根性,须根较少,适合播种繁殖。

叶片特征

- 羽毛状复叶互生,掌状排列,小叶14-48片,呈长圆形(0.6-1.1cm长,1.5-2mm宽),边缘及叶脉有刺毛。

- 叶片对光和热敏感,触碰后立即闭合下垂,稍后恢复原状。

花果特征

- 头状花序腋生,花淡红色或粉红色,呈钟状,8个微小萼齿,花瓣四裂。

关于含羞草的资料全部 - 荚果扁平,每节有1颗种子,成熟时脱落。

二、生长环境

原产地:

南美热带地区。

分布范围:现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包括中国台湾、福建、广东等地。

生长条件: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应性强,耐半阴。

三、繁殖方式

播种繁殖:春秋两季播种,需用2成腐叶土、3成园土、5成细黄砂混合配制培养土。

分株繁殖:幼苗期可移栽,但易伤根。

四、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叶片闭合特性使其成为趣味盆栽植物,适合阳台、庭院等场景。

药用价值:

全草可入药,具有清热安神、消肿解毒等功效,但需谨慎使用。

生态价值:

种子易传播,适应性强,常被用作入侵物种。

五、特殊性与争议

毒性:全草含微毒,误食或过度接触可能引起毛发脱落。

花语:象征害羞、敏感,也寓意礼貌。

综上,含羞草凭借其独特的生理现象和广泛适应性,成为植物学和园艺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