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业分数线,即专业录取分数线,是指 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的录取最低分数。高校一般设置有若干个专业,少则有20-30个专业,多则有70-80个专业,有的甚至超过100个专业。学校按照招生章程中规定的专业确定办法予以录取考生,实际上就是将考生确定在某个专业上。由于每一个专业的录取都会自然形成录取最高分或录取最低分,通常将某个专业的录取最低分数称之为专业录取分数线,简称专业线。
专业录取分数线的划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进行,由于条件各异,分数线的分差可能很大,最高与最低相差超过100分。例如,2004年山东省最低分数线理科为374分,同年青海省最低分数线理科是240分,相差140多分。各地确定分数线的办法是相同的,都是根据当年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依据人数来划定。一般按略多于计划数划定,多数是计划数的1.1-1.2倍,全省考生按考分的高低排下来,排到该人数时的分数,就是当年该省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只有达到该分数的考生才有资格被录取。
投档分数线一般是按招生计划数1:1.2以内的比例投档确定。同一批录取的院校中,它们的投档分数线是不一致的,高低由各校的生源情况决定,生源好的高校投档分数线可能高出控制分数线很多,生源不好的则低一些,但原则上它不能低于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院校调档线是在该批院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根据当年考生报考本校志愿情况、分数情况和本校在该地招生计划数确定的,每年都会不同。
建议您关注所在省份的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最新信息,以获取最准确的专业录取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