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赋分主要看以下科目的排名:
物理或历史:
在“3+1+2”模式中,物理或历史是必选一科,其卷面分直接计入总分,不进行等级赋分。
政治、地理、化学、生物:
这四科是选考科目,采用赋分制。赋分制下,考生的排名主要依据其在全省选考该科目的考生中的相对位置,按照卷面分数从高到低排名,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每个等级的占比为:A:15%;B:35%;C:35%;D:13%;E:2%。
具体赋分步骤如下:
排名:
同一科目按照同一标准赋分,例如选物化地和历政地的同学,同样选择了地理科目,那么地理这一门就要一起排名,一起赋分。
分级:
将所有选考同一科目的考生按原始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
确定赋分区间:
每个等级对应一个固定的分数区间,例如:A等级:86-100分,B等级:71-85分,C等级:56-70分,D等级:41-55分,E等级:30-40分。
计算等级分:
在每个等级内,根据考生的原始分数进行分段,并依照一定的赋分区间,将分数转换成相应的等级分。
最终的赋分结果可能高于或低于原始分,主要取决于你在同科考生中的排名位置。排名越靠前,赋分越高;排名越靠后,赋分越低。
因此,高考赋分主要看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这四门科目的排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