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问题:根据我国《合同法》和《利率法》的规定,借款人逾期还款的,贷款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逾期利息的利率可以约定,但不得高于年利率的4倍。如果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可以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1.5倍至3倍支付逾期利息。
详细解答:
逾期利息是指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还款时间还款,而需要支付给贷款人的额外费用。关于逾期利息的法律规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利率约定:借款合同中,双方可以约定逾期利率。但需要注意的是,约定的逾期利率不能高于年利率的4倍。如果约定的逾期利率超过了这个限制,超出部分将不被法律认可。
2. 利率未约定:如果借款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逾期利率,那么在借款人逾期还款时,贷款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1.5倍至3倍支付逾期利息。
3. 利率适用:逾期利息的计算,应从借款人逾期还款之日起计算,直到实际还款日止。如果借款人在逾期期间内部分还款,则应从还款金额中扣除相应的天数,计算逾期利息。
4. 利率调整:如果逾期期间内,国家调整了贷款利率,那么逾期利息的计算应按照调整后的利率执行。
5. 利率支付:逾期利息的支付,借款人应当无条件履行。如果借款人逾期不支付逾期利息,贷款人可以依法采取催收措施,甚至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