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逾期贷款12级分类?
逾期贷款12级分类是指银行和网贷平台等金融机构针对逾期贷款所采取的一种风险管理和控制手段。简单来说,就是根据逾期时间的长短,把逾期贷款分成12个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处理方法和风险程度。
为什么要进行逾期贷款分类?
进行逾期贷款分类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识别和管理风险。通过分类,金融机构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贷款,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或减少损失。同时,分类还可以帮助金融机构优化资产质量,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逾期贷款12级分类具体是哪12个等级?
逾期贷款12级分类具体包括:
1. 正常类
2. 关注类
3. 一般逾期

4. 严重逾期
5. 疑似坏账
6. 坏账
7. 呆账
8. 疑似欺诈
9. 欺诈
10. 疑似违法
11. 违法
12. 破产
每个等级是如何定义的?
每个等级的定义根据不同的金融机构和具体的产品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一般来说,等级的划分主要是根据逾期时间的长短、还款能力以及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等因素来确定的。比如,逾期90天以内的贷款会被归为一般逾期,而逾期超过180天的则可能会被归为坏账。
如何应对不同等级的逾期贷款?
应对不同等级的逾期贷款,金融机构会采取不同的措施。比如:
- 对于正常类和关注类的贷款,金融机构会加强监测,预防潜在的风险。
- 对于一般逾期和严重逾期的贷款,金融机构会加大催收力度,采取法律手段。
- 对于疑似坏账、坏账和呆账等高等级的贷款,金融机构会进行核销或者转让。
逾期贷款12级分类对于借款人和金融机构有什么影响?
对于借款人来说,逾期贷款12级分类意味着不同的逾期程度会受到不同的催收方式和力度,严重的逾期可能会影响个人信用记录,甚至被采取法律手段。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逾期贷款12级分类可以帮助识别风险,优化资产质量,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从而保护自身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