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缺口点数的计算方法根据应用场景不同有所区分,以下是主要计算方式及补充说明:
一、普通缺口计算
普通缺口是最常见的缺口类型,计算公式为:
$$
\text{缺口点数} = \text{当前周期最高价} - \text{前一个周期最低价}
$$
例如,前一日收盘价为3000点,当日最高价为3050点,则普通缺口为50点。
二、突破缺口计算
当价格突破关键阻力位时形成的缺口称为突破缺口,计算公式为:
$$
\text{突破缺口点数} = \text{突破价格} - \text{前一个周期收盘价}
$$

例如,前一日收盘价为3000点,当日开盘价突破至3050点,则突破缺口为50点。
三、其他类型缺口
持续性缺口:
在趋势中持续出现的缺口,通常伴随趋势加速,计算方式与普通缺口相同。
衰竭缺口:
出现在趋势末端的缺口,可能预示趋势反转,需结合成交量判断。
四、缺口点数的应用意义
缺口大小:点数越大,市场波动越剧烈;点数越小,市场越平稳。
成交量验证:伴随大成交量出现的缺口更具趋势指示意义。
趋势判断:突破缺口常伴随趋势加速,而普通缺口多出现在盘整阶段。
五、注意事项
1. 缺口需在相邻两个有效交易日内计算,避免跨周期误差。
2. 仅当价格跳空且未立即回补时,才确认为有效缺口。
3. 结合移动平均线、MACD等指标可提升判断准确性。
通过以上方法,投资者可系统分析缺口现象,辅助判断市场趋势和买卖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