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定价涉及发行价和交易价的形成机制,具体如下:
一、股票定价的主要方式
发行定价 股票上市前由专业机构评估公司价值,结合税后净利润、市盈率等指标确定发行价。例如,某股票发行价为10元,上市后若收盘价为15元,则后续交易价格会在15元基础上受涨跌幅限制浮动。
交易定价
上市后股票价格通过两种方式形成:
- 集合竞价: 每日开盘前9:15-9:25和收盘前15:00-15:00进行,采用最大成交量原则确定开盘价和收盘价。例如,9:25前未成交则延续前一日收盘价。 - 连续竞价
二、交易定价的具体机制
集合竞价特点 - 9:15-9:20:
接受申报但不成交,可撤单。

- 9:20-9:25:仅接受成交申报,不可撤单,形成开盘价。
- 9:25-9:30:接受申报但不处理,仍不可撤单。
- 未成交处理:若集合竞价未成交,则开盘价或收盘价为前一日收盘价。
连续竞价特点 - 时间范围:
上午9:30-11:30,下午13:00-14:57。
- 成交原则:价格优先(高价优先)和时间优先(先申报者优先)。
三、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
基础定价方法 - 市盈率:
用每股收益乘以合理市盈率。
- 净资产:以公司净资产为基础,考虑溢价率。
- 公司业绩:年报、收益等财务数据。
市场行为因素 - 供需关系:
买方需求强则价格上升,卖方供过于求则下跌。
- 宏观经济:经济数据、政策变化等。
- 投资者情绪:市场信心、投机行为等。
四、总结流程
发行阶段:
公司评估价值→确定发行价→上市交易。
交易阶段:
开盘前9:15-9:25集合竞价确定开盘价→9:30-11:30、13:00-14:57连续竞价形成收盘价→价格受供需、政策等实时影响波动。
通过以上机制,股票价格既反映公司内在价值,也受市场供需和投资者行为共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