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泡儿和覆盆子本质上是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地区的不同名称,具体区别如下:

一、名称与分类

学名与俗名

覆盆子是学名,而刺泡儿是东北地区的俗名,其他地区也称为明刺泡儿、泡泡果或刺莓。

植物学分类

属于蔷薇科落叶灌木,学名为 Rubus chingii Hu(华东覆盆子),而刺泡儿(树莓)是另一物种 Rosa spp.

二、外观特征

刺泡儿和覆盆子的区别果实形态:

均呈球形或卵圆形,直径约1-1.4厘米,表面有短绒毛。

颜色与大小:成熟时为红色或橙黄色,未成熟时可能为暗紫色。

植株形态:刺泡儿植株高1-2米,枝暗紫色无毛;覆盆子多为灌木状,高0.8-2米。

三、分布与用途

分布范围

覆盆子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刺泡儿多见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东北地区。

食用与药用

- 食用:

均可作水果生吃,果酱、果酒等加工品常见。

- 药用:覆盆子(干果)入药,归肝、肾、膀胱经,具有养肝明目、益肾固精、缩尿等功效;刺泡儿(树莓)多用于鲜果,具有抗氧化、健脑明目作用。

四、注意事项

适用人群:肾虚火旺、小便不畅通者及孕妇不宜食用覆盆子;刺泡儿(树莓)需避免与辛辣食物同服。

形态鉴别:若果实较大(直径>1.5厘米)且味甜,可能是树莓;较小且酸涩的更可能是覆盆子。

综上,刺泡儿与覆盆子无本质差异,主要区别体现在地域性称呼及部分用途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