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竹是禾本科金竹属的栽培品种,具有以下特征:
一、植物学特征
分类地位 属于禾本科竹亚科,金竹组,学名*Phyllostachys sulphurea*( Carr. )*Viridis*,是乔木或灌木状竹类植物。
形态特征
- 竿高与直径: 竿高6-15米,直径4-10厘米,幼时无毛,微被白粉,成熟后呈绿色或黄绿色。 - 节间与叶序:笋期集中在5月中旬,生笋微苦,熟笋可食用。
繁殖与生长 - 繁殖方式:
分株繁殖、埋鞭繁殖和埋节育苗。 - 生长习性:适应性强,耐酸性至中性土,耐-18℃低温,忌排水不良环境。
二、分布与用途
原产地与分布 原产中国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后引入法国、美国等地栽培,现全球多地有种植,尤其以中国南方为主。
生态价值
- 绿化用途: 作为环境绿化树种,可吸附有害气体、净化空气,适合冲积沙质壤土。 - 建材与家具
文化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竹子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象征坚韧品格,苏轼等文人墨客亦多有咏竹诗篇。
三、其他特性
开花特性:
属多年生一次开花植物,花小且浅,开花后整片竹林枯败。- 药用价值:根、果实可入药,具有祛风热、通经络等功效。
综上,刚竹凭借其生态适应性、实用价值与文化内涵,成为我国乃至全球重要的竹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