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种的多肉植物养护需注意以下要点,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根系处理
清洗消毒
将多肉根系彻底清洗,消灭病菌和虫卵。可用清水反复浸泡至根系变白,或用多菌灵浸泡1小时。
修剪修根
剪除病根、死根及过长的侧根,保留1-2厘米粗壮主根。幼苗可晾根2天后再种植。
二、土壤与容器
土壤选择
选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基质,推荐泥炭土、蛭石、珍珠岩混合,或使用煤渣粗砂粒(需提前浸泡消毒)。
容器要求
选择底部有排水孔的陶盆、树脂盆等,避免使用易板结的园土。

三、浇水管理
初期控水
栽种后1-2周内无需浇水,待土壤恢复湿润(约一周)后再适量浇透。
季节调整
- 夏季高温时减少浇水,避免积水导致腐烂;
- 冬季低温时需保持土壤湿润,可适当喷水保湿。
四、光照与温度
光照原则
- 新栽多肉需先适应环境,可先接受散射光(如窗台),逐渐增加光照强度;
- 夏季需遮阴防晒,避免强光直射导致叶片晒伤。
温度管理
- 冬季需保持温暖环境(15℃以上),避免冻害;
- 高温天气可通过通风或喷水降温。
五、其他注意事项
通风防潮
每天保持空气流通,防止霉菌滋生。夏季可通过喷水增加湿度。
避免淋雨
雨水过多易导致徒长或腐烂,需及时清理叶片和土壤。
减少肥料使用
初期无需频繁施肥,可每月施一次稀释的多肉专用肥。
服盆期判断
当叶片饱满、根系透明化时,表示已进入服盆期,可逐渐增加光照和浇水频率。若出现持续叶片发软、干枯,需检查是否因环境不适或养护不当导致。
通过以上步骤,新手也能逐步掌握多肉的养护技巧,让植株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