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考研音乐史的方向和院校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确定目标院校
中国艺术研究院:主要研究中国音乐史,研究方向涵盖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等,适合对中国音乐史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招生方向多,考试难度适中,分数线贴近国家线,适合想要攻读音乐史硕士的学生。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研究方向包括中国音乐史学等,适合对音乐史有一定研究基础的学生。
郑州大学:音乐学院可能更专注于音乐专业的教学和研究,有丰富的实践机会。
选择专业
音乐学:研究音乐的所有理论学科,包括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音乐考古学、中国传统音乐、西方音乐史、民族音乐学等。考研方向广泛,就业前景广阔。
音乐与舞蹈学:培养具有较高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性、开拓性、时代性创作能力的人才,研究方向包括中国音乐史学、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乐律学等。就业前景同样广阔。
关注核心题目
西方音乐史:常规的核心题目涉及古希腊戏剧、中世纪复调音乐、古典主义喜歌剧、巴赫、贝多芬、罗西尼以及20世纪的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等,这些应当在日常的学习中处于第一梯队。
中国音乐史:常规的核心题目可能包括中国古代音乐史的主要朝代和代表性人物,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主要事件和人物等。
选择权威且全面的教材
西方音乐史:推荐的教材包括于润洋的《西方音乐通史》、余志刚的《西方音乐通史》、钟子林的《20世纪西方音乐》、唐纳德·杰·格劳特和克劳德·帕利斯卡的《西方音乐史 (第6版)》等。
中国音乐史:推荐的教材包括杨荫浏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刘再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汪毓和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等。
结合习题集进行练习
选择一些习题集进行练习和巩固知识点,例如王丹丹的《西方音乐史习题集》和孔培培的《中国音乐史习题集》。
关注学术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
除了教材之外,还可以关注一些最新的学术文章和研究成果,了解音乐史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使用辅助资料
除了上述推荐的书籍和习题集,还可以使用一些辅助资料,如《中外音乐史核心笔记》、讲义的浓缩版等。
个人情况与职业规划
自身能力评估:明确自己的兴趣和擅长领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有助于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热情和动力。
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来选择专业,如果希望从事音乐创作、表演等工作,可以选择作曲、声乐等专业;如果希望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可以选择音乐教育专业。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综合考虑,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考研音乐史方向和院校,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提高考研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