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虽然学校竞争力大,但保研率不高,经济学类专业对外招生人数多,且不歧视普通本科生。
延边大学:
多数专业复试线为国家线,复试刷人少,性价比高,对双非考生友好,校址在A区却走B区国家线,总分比A区低10分。
河北工业大学:
除优势专业外,其他专业报考人数少,难度较低,且保研率低,外校学生机会大。初试不压分,过国家线就能进复试,对本科院校不歧视。
北京师范大学:
虽然是985高校,但门槛不高,考研时也不歧视双非考生。
中央民族大学:
虽然是985高校,但考研时也不歧视双非考生。
大连理工大学:

在研究生考试时,不歧视双非学生,并且很保护考生们的第一志愿。
郑州大学:
接受校外调剂,但调剂名额不占一志愿录取名额,保证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不歧视双非、三跨、N战考生,复试比例1∶1.2,如果考生成绩都很高表现都很好,会考虑扩招个位数,不接受校外调剂。
上海财经大学:
明确表示不接受校外调剂,极度保护一志愿考生。初试成绩占比较大,只要考生高分通过初试分数线,基本就能顺利进入复试环节。
东华大学:
优先校内调剂,校内调剂没有招收满才会进行校外调剂,很保护第一志愿。
辽宁大学:
保护一志愿,不接受校外调剂,非常重视初试成绩,初试分数高的基本上不会被刷。复试也很公平,全程录像。
南京工业大学:
接受校外调剂,但调剂名额不占一志愿录取名额。
东北师范大学:
不压分,没有学历歧视,看重初试成绩。
中国海洋大学:
不歧视双非考生,二本及以下学历上岸的同学每年都有很多,并且专业课不压分,考试公平公正,复试全程录像。
东北大学:
即使是本部复录比也在1.2左右,落榜生还可以调剂去秦皇岛分校以及佛山分校,专硕也招生在50人左右,总体刷人不多。
中国农业大学:
初复试占比在7:3,复试公平,不歧视本科出身,刷人基本在低分段。
这些学校在考研中对非全日制考生的态度较为友好,提供了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建议考生在选择目标院校时,可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