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留学中介的套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不尊重客观事实,胡乱吹嘘
有些机构没有拿得出手的申请成功案例,但会花钱“买学生”,让那些申请上了名校的学生为自己宣传。
所谓的“保录取”也是大雷,有些中介会瞒着学生进行学历造假,甚至在法律边缘试探。
想赚钱又怕麻烦,PUA学生
无良留学中介会故意压低学生的期望值,让学生原本可以申前100院校的实力,在中介的PUA中只能去到前200甚至更后的位置。
学生只能不断降低自己的标准和要求,完全被中介牵着鼻子走,导致学历含金量直线下降。
团队人员流动性大,专业水平堪忧
规模较大的留学机构更易出现人员离职或其他工作变动,无法保证服务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机构更换的顾问老师专业水平不详,甚至可能是刚入行的新老师,影响学生的申请进度和心态。
合同暗藏玄机,学生权益没有保障
黑心留学机构会故意模糊合同中包含的服务范围,在申请人签订合同后,再将原合同中的服务项目拎出来要求额外收费。
有些机构的合同里还没有退款机制,对申请人来说风险很大。

虚假宣传+误导信息
中介会夸大自己的实力和资源,发布虚假宣传,用来吸引客户。
他们可能会夸大留学成功率、学校排名、大学录取率等信息,来迷惑学生和家长,还可能提供虚假的留学案例和学生证明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高额费用+隐性收费
某些中介可能会收过高的费用,已经超出了他们提供的服务的合理范围。
他们可能还会以各种名义向学生和家长收取额外的费用,比如申请费、咨询费、材料费等。
有些中介可能以低价吸引客户,但在后续过程中隐瞒一些必要的费用,并在签约后追加收费。
假文书+造假材料
为了增加学生的录取机会,一些不良中介可能会提供虚假的文书和造假材料。
他们可能雇佣代写服务,为学生撰写虚假的个人陈述、推荐信等申请材料,或者伪造学生的成绩单、英语考试成绩等。
隐瞒招生条件
中介利用家长和学生对招生政策的不了解,隐瞒或歪曲学校的真实招生要求,让其误以为符合条件,诱导签约。
制造焦虑情绪
中介会强调申请形势严峻、名额有限等,制造焦虑,促使学生和家长尽快签约。
推荐高佣金项目
签约后,中介会根据自身利益,推荐佣金高但可能不适合学生的项目或学校,而非从学生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
收费不透明不合理
收费标准不明确,存在乱收费现象。除高额中介费外,还可能以各种名义收取额外费用,且退费条件苛刻,甚至拒不退费。
服务质量差
签约前热情积极,签约后服务大打折扣,如文书写作质量差、申请进度不及时跟踪、对学生问题响应慢等。
建议:
选择留学中介时,学生及家长应首先了解中介的资质和口碑,关注其他用户的评价。
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等多方渠道调查,防止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上当受骗。
在签约前,务必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明确服务范围、费用明细及退款机制。
可以要求中介提供详细的申请计划和进度安排,确保透明度和可追溯性。